政府支持在欧亚经济联盟建立统一的商品原产地认定系统

   欧亚一体化部 对外经济活动发展和监管部 优先方向 对外经济活动  

 

俄罗斯联邦政府在1月16日星期四的会议上,支持向国家杜马提交关于批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关于从联盟关税区出口的商品原产地协调制度的协议的联邦法律草案。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马克西姆·雷舍特尼科夫解释说:“在协议生效后,联盟各国的海关机构将有义务检查那些对出口到欧亚经济联盟以外的地区实施了单方面非关税限制的商品的原产地。新文件将确保这些措施得到遵守。”

 

目前,对于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实施了单方面措施的商品,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海关机构没有义务检查其原产地证书。因此,联盟内部交易但无权出口到第三国的联盟国家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出口,原因是存在限制或禁令。

 

马克西姆·雷舍特尼科夫指出:“该协议将允许在欧亚经济联盟中创建确定商品原产国的共同规范,以便‘欧亚五国’对如何确定复杂产品的原产国形成共同理解,因为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来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

 

此外,统一的商品原产地认定系统还规定联盟逐步过渡到电子证书,并引入企业与确认商品原产国的相关机构之间的在线互动。从长远来看,这将大大简化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企业的出口。

 

马克西姆·雷舍特尼科夫强调说:“在协议生效后的两年内,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将建立电子系统来验证颁发的证书,以便海关机构可以快速检查数据。”

 

在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工商会负责颁发证书。在协议生效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海关机构将能够通过统一的电子系统更快速地验证证书的真实性。

请注意,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于2023年12月签署了关于商品原产地协调系统的协议。

该协议将在欧亚经济委员会收到最后批准该协议的国家的通知后30天内生效。